甲:聽說您到外地旅游去了。
乙:去海南剛回來。
甲:旅游好啊,旅游可以長見識。
乙:的確是這樣,古人說得好,一個人要想長見識,就要做到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這行萬里路,就有旅游的意思在內(nèi)。
甲:這么說你是走著去的了。
乙:這么遠能走著去嗎?累不累?
甲:你不是說“行”萬里路嗎?這“行”不就是走嘛!
乙:看這字眼挑的!“行”也不僅僅是走的意思。
甲:不是走著去的?
乙:不是。
甲:那是跑著去的。
乙:至于嗎?練長跑也沒這么練的!從東北跑到海南?
甲:這么說,也不是跑著去的?
乙:不能跑著去,也跑不動。
甲:那我知道了你是怎么去的了。
乙:你知道我是怎么去的?
甲:你是爬著去的!
乙:不像話!有爬著旅游的嗎?我又不是……這個(做烏龜狀)
甲:開個玩笑,您別介意。其實我知道你是怎么去的。
乙:我怎么去的?
甲:你是坐灰機去的!
乙:什,什么?灰機?什么是“灰機”?
甲:是啊,灰機!在天上,飛的,(學飛機:嗡嗡……)
乙:你打!那叫飛機!
甲:不,灰機。
乙:這個別扭!啥時候把飛機給改了稱呼了?
甲:現(xiàn)在網(wǎng)上都這么叫,多好玩。
乙:你好玩了,誰聽得懂?
甲:聽不懂你可以猜!
乙:你說飛機不就完了?為什么要人猜呢?
甲:你連“灰機”都不懂,如此看來你落伍了。
乙:我怎么就落伍了?
甲:看樣子你對網(wǎng)絡(luò)語言不太熟悉。我說的這個“灰機”,是一種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流行的對飛機的叫法。
乙:這我還真不知道。
甲:其實呢,原來我也不知道,我這都是和我媳婦他二大爺?shù)娜龑O子學的。那個三孫子愛上網(wǎng),說話都是用的網(wǎng)絡(luò)語言。
乙:他怎么使用的?
甲:有一天,我聽見這孫子和奶奶說(學小學生說話):“奶奶!一會兒有個童鞋要來找偶玩,他是帥鍋,不是姑涼,和偶灰常好,偶也稀飯他呢!”奶奶耳朵有點背,聽的也是稀里糊涂,沒明白怎么回事,就問她(學老太太口吻):“又是童鞋,又是涮鍋,哦,還有稀飯石灰?他是賣百貨的,還是開餐館的?”
乙:瞧這個亂!別說奶奶,連我也弄不明白。都什么詞兒?
甲:那孫子見奶奶不懂,就連忙解釋:“奶奶你有木有搞錯啊?我說的是我的小盆友!”奶奶更不明白了,眨巴半天眼睛:“哦,我明白了:你是說你們就連木頭做的小盆也有;舆真不少!”
乙:嗐!這越解釋越糊涂了!你先給我說說吧,這孫子說的這些話都是什么意思?
甲:其實這也沒什么難懂的。他說的“童鞋”就是同學;“帥鍋”就是帥哥;“灰!本褪欠浅;“有木有”就是有沒有;“小盆友”就是小朋友。
乙:有點意思。我覺得這樣說話也不錯,多逗樂啊!
甲:還逗樂那?我們?nèi)粘I顚W習工作,都用的是現(xiàn)代漢語,大家都聽得懂,為我們互相溝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我們應(yīng)該尊重語言規(guī)則,好好說話。有些青少年朋友上網(wǎng)喜歡用一些搞笑幽默的方式表達,其實也沒什么,可是用在正式場合就不太合適了。
乙:不會吧?
甲:那天老師留了一篇作文,題目是《記一件小事》。這孫子很快就把作文寫完了,交給老師。老師一看,這個氣呀!
乙:老師氣什么呢?
甲:他的作文寫了這么一件事:那天他到公園去玩,看見一對夫婦被一個小伙子撞了一下,雙方卻互相禮讓,避免了一次吵架。
乙:這是一件好事。
甲:可這件事被這孫子寫成了作文,就寫成這另一種樣子了。
乙:他是怎么寫的?
甲:他是這么寫的:星期天去公園玩,看見一位先森和他的夫銀。他們被一個大蝦撞了一下腰。那大蝦給他們賠禮道歉說:“哇塞!我不是逆襲的!蹦俏幌壬f:“我的夫銀倒沒什么,只是你撞得我蛋疼!贝笪r吃了一驚:“我勒個去!悲催!我只是輕輕地碰了一下而已,就躺槍了?”那位夫銀安慰他說:“孩紙啊,咱們都是驢友,我知道你不是故意坑爹的,納尼,肥家去好了。”聽夫銀這么說,那位先森也覺得不好意思:“看樣子你不是切糕黨,那就是個宅男了,你放心好了,我也是個純爺們,不會傷不起!你閃人吧!”那大蝦一挑大拇指:“高,大,上!服了您了!”眼見得一場吵架弱爆了,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驚呆了!這使偶深刻感到:生活中到處都是奇葩,可神馬都是浮云啊!
乙:次奧!醬紫的作文沒法看,咱還是暴走吧!
甲:連你也會用網(wǎng)語了!
本文首發(fā)江山文學網(wǎng)
http://www.vsread.com/article-461142.html